|
2024年,标志着中国与国际互联网全功能接入的30周年。从1994年开始,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连接到全球互联网,成为世界互联网的第77个成员。回顾过去30年,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热钱涌入到行业收缩的巨大变化。; f9 q- ~- m' x) U7 u1 U( g7 c
R" T8 y" a$ N2 e
早期的互联网行业充满了机会和无尽的可能,各大互联网公司信心十足,甚至相信自己能颠覆一切传统行业。那个时期,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曾被视为“互联网可以重新定义”的目标。互联网行业似乎进入了一个“大航海时代”,每一家公司都像是航行在无边无际的蓝海中,盲目扩张,甚至试图跨越更多的领域和边界。
/ i/ |8 o7 p& u! b
0 A! K6 b& @& t9 q1 u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意识到,扩张并不是万能的。阿里巴巴为了加速“新零售”的布局,不仅投资了苏宁、银泰,还收购了高鑫零售,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商业版图。然而,几年后,它也开始收缩,2024年先后出售了高鑫零售和银泰的股权,亏损惨重。这些行动表明,互联网巨头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扩张策略,断舍离非核心业务,集中精力做更专注、更具竞争力的项目。
6 u- C9 G3 q/ X5 |; h+ T
* j1 ~) L) f4 m! X美团和字节跳动也面临类似的困境。美团的“优选”项目始终未能走出亏损困境,而字节跳动也缩减了在线教育、游戏和VR等多个业务,专注于短视频和AI的深耕。在这背后,是资本市场对这些公司扩大领域的质疑和现实的压力。
: P1 r; B, l0 C3 u6 P4 X( J D: U2 x$ C6 W6 e( u
曾经看似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公司,在流量见顶、市场增长放缓的今天,纷纷收缩阵地。2024年,这些公司的财报显示出鲜明的趋势:增长放缓,但利润大幅提升。例如,京东和拼多多的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,而阿里的净利润降幅则大幅减缓。$ n2 d9 {4 ~+ Z- t
! y& [2 [! M7 ?; ]* ] f3 D与此同时,AI成为了各大科技公司的新战场。阿里、字节、腾讯等公司纷纷加大对AI的投资,甚至放弃了一些非核心业务。过去热血和激进的扩张模式,已经渐渐让位于更为谨慎和聚焦的战略。放弃那些不再合适的业务,聚焦核心和未来的机会,已经成为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的共同选择。
7 [- a# U+ M9 q" \1 ]$ k/ w
! V9 V% x0 q+ A0 a/ A3 ?这是一场从“激情四射”的青春期到“稳步前行”的成熟期的过渡。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时代并未结束,但现在更多的是如何认清边界,在新的技术浪潮中寻找新的机遇。
/ k9 R/ U1 o8 C5 m& q* r2 ^5 r
3 V* Q* l c" A. O A! |3 Q1 r/ ?- y4 ]" s0 g2 x
# _7 n; U- [& z! [4 ?: m
3 `- U; j; Q& Y2 H |
|